这就是亲美的代价!李在明缺席北京阅兵,朝鲜领导人的妹妹送韩国一坏消息,中方将迎贵客

Connor 以太坊交易网站 2025-08-27 3 0

据报道,8月的东北亚,外交和军事的空气里都是火药味。李在明的“外交大考”,在一场全球瞩目的阅兵和一场半岛风暴的博弈间拉开帷幕。韩国总统缺席北京的抗战胜利80周年主场,却马不停蹄奔赴华盛顿,整个过程被媒体和舆论剥丝抽茧。

韩国总统李在明从日本直飞美国,还没落地就先在飞机上开了场记者会,“对美说硬话”的标签挂出来,韩联社、央视、各路评论员一通热炒。可新闻里那句“硬话”,其实还是围着驻韩美军的老话题打转。要和美国讨论驻军问题,真能讨论出点什么?韩国媒体说李在明立场强硬,圈内人都明白,这是外交辞令的“老把戏”。

这就是亲美的代价!李在明缺席北京阅兵,朝鲜领导人的妹妹送韩国一坏消息,中方将迎贵客

每年韩美之间,军费、关税、国防安全轮流上桌,韩国哪年不是一边喊“自主”,一边被美国要求加钱、让利、听话?这回和特朗普会面,时间比和日本首相石破茂短多了,连个流程都不完整。韩国作为美国战略棋盘上的“节点”,想在安全和利益之间找到新的平衡,难度比登天还大。

再看北京。中国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,二十多国元首聚首,外交节奏密不透风。韩国这边,国会议长禹元植接下了邀请。简单点说,就是“姿态做足,主场不来,合作窗口自己关”。韩国政坛的标准操作,这几年已经成了惯例——安全靠美国,科技押宝供应链,国内政治拿对外姿态当筹码。李在明反复讲“实用外交”,但实用不是口号,是要让所有人都觉得你“均衡”,而不是一头热。

韩国这次的缺席,损失远不止“没露脸”这么简单。和朝鲜的“擦肩沟通”本来可以悄悄来一场,结果自己把门焊死。韩国对外宣称希望中国出面缓和半岛局势,可连“基本礼节”和“可操作场域”都不走进来,怎么让中国发挥影响力?

这就是亲美的代价!李在明缺席北京阅兵,朝鲜领导人的妹妹送韩国一坏消息,中方将迎贵客

展开全文

朝鲜这边,金与正一锤定音,送给韩国一个“坏消息”:韩国不是朝鲜的外交对象。朝中社把韩国最新的对朝表述归纳了一遍——尊重体制、不搞吸收统一、无意敌对,做出一副“政策急转弯”的样子。金与正的回应冷静又直接,她说,韩国对朝的对抗野心一点没变,嘴上装和平,实际甩锅。更要命的是,韩美联合军演还在进行,演习内容直接验证“消除朝鲜核导能力”的新作战计划。说白了,韩国对内讲和解,对外军演加码,朝鲜怎会当作没看见?你要缓和,得在演训透明度、科目选择上拿出实际动作,不是靠媒体上几句“尊重体制”就能过关。

朝鲜这次对韩“降级”,不是报复,而是校准。外交对象的认定,在朝鲜语境里不仅是礼仪,更是功能性认同——你是不是有诚意、能不能持续互动。韩国边说缓和,边和美军扩大战略演习,朝鲜当然用行动说话,直接把互动拉回军事和安全的硬碰硬。韩国对朝的缓和设想,光靠嘴皮子没用,得把姿态和行动对得上。军事演习是风险放大器,尤其是那些“先发打击验证、系统压制流程”的科目,对外说“防御”,对内写“消除”,朝鲜会怎么看?误判一旦上移,沟通窗口就会下移,这不是嘴上能圆回来的事。

这就是亲美的代价!李在明缺席北京阅兵,朝鲜领导人的妹妹送韩国一坏消息,中方将迎贵客

北京这次的表现很耐人寻味。中国没有以言相激,也不为戏设台。能邀请的邀请,该推进的推进,保留的保留。值得一提的是,朝鲜“二号人物”崔龙海带队访华,140多人阵容,这已经是最高规格的政治背书。镜头之外,这种窗口本身的“工程意义”更值得琢磨——很多沟通、安排、邀请,恰恰要在这种半公开、半正式的场域里完成。朝鲜对北京主场的重视,是实打实的。

评论